起亚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起亚沉沦背后是自主的崛起 [复制链接]

1#
来源

选车网

这两天,一位曾经采访过的起亚忠粉杨先生打电话过来,说他想换一辆自主品牌的车型,来问问我的意见。这令我倍感意外,因为杨先生对起亚品牌的感情绝对是苍天可见。记得当年采访他时,他有一辆车龄超过15年的起亚千里马,车子里外保养得和新车无异,他还有一辆起亚智跑,也是新车刚上市就购入了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热爱多年的起亚,而转投自主品牌呢?

杨先生坦言,在当年的合资车中,起亚算是性价比较高的品牌,且外观好看配置全,那时候的自主品牌普遍品质较低,所以起亚的车就特别适合家用,像千里马和智跑都是当时那个历史时期极具代表性的车型,市场保有量大,消费者买着也放心。

然而,这两年自主品牌的崛起给合资品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,尤其是以起亚为代表的韩系品牌是最“受伤”的。因为从本质来看,韩系车在核心三大件方面的技术优势并不明显,曾经的低价高配策略在自主品牌更加具有诱惑力的价格面前,也优势全无。

让杨先生感到无力再爱的是,起亚品牌在近两年的市场表现实在太差,销量断崖式下滑,北京地区的数家经销商接连退网,产品二手残值也跌至冰点,对于起亚忠粉而言,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和深深的失落感。于是,杨先生已经决定将起亚智跑换掉,但是对于那台爱护多年的千里马,他依然表示要留着。“这也算是个收藏品吧,算是给自己坚守多年的一个交代。”

实际上,在中国市场中,培养品牌忠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,因为国内的汽车文化并不成熟,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知也不够深刻,因此在换车时总想换一种车型、升级一下品牌,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。但是,像起亚这样,在中国市场打拼多年却最终丢掉忠实粉丝的品牌也真是不多见。

自年起,起亚品牌在华的销量就出现断崖式的下跌,到了年,起亚以全年28.99万辆的业绩惨淡收场,韩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从8.5%跌落至4.7%。今年,起亚加大了新产品的布局,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效果。

根据东风悦达起亚最新发布的官方海报,9月销量达到辆,同比增长6.3%,环比增长19.6%,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,公司收入增长36.4%。不知其就的消费者一定觉得起亚逆市飘红,有救了。然而,如果看一下乘联会的统计数据,恐怕就没这么乐观了。

乘联会数据显示,尽管东风悦达起亚近6个月实现正增长,但今年截止9月的累计销量依然下滑了17.3%,曾经的销量担当起亚K5跌幅非常明显。其中,起亚K52.0L下滑67.5%,K5PHEV下滑74.4%,如果不是凯酷的上市挽回了些颜面,K5车系恐将遭遇全面滑铁卢。

提到刚刚于9月初上市的起亚凯酷,绝对是东风悦达起亚的救命稻草,也是起亚在今年投入中国市场最重要的车型。实际上,起亚凯酷就是全新一代的起亚K5,只是起了一个新的中文名称而已,对于沉寂数年的起亚品牌而言,急需一款全新车型来打破现状,重整河山。

从销量来看,凯酷上市之后的确拉动了起亚品牌的增长,当月即售出辆。这个成绩对于久旱的起亚无异于甘霖,但如果和自主品牌的主力轿车相比,就又显得很寒酸了。

根据选车网统计的销量排行,今年9月自主品牌轿车排行中,吉利帝豪排第一,当月售出3辆;长安逸动排第二,当月售出辆;荣威i5排第三,当月售出辆,而起亚K5(包括凯酷)仅仅排在轿车总榜单的第66名,可以说不仅在合资品牌中存在感很弱,也已经被自主品牌全面超越。

近年来,中国自主品牌发力很快,吉利、长城、长安等自主品牌迅速崛起,抢占的正是韩系车的市场份额。自主品牌在品牌和产品层面集体向上突围,吉利3.0、4.0时代产品产品力的提升,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平台推出的系列最新产品等持续走高;长城汽车WEY品牌,吉利汽车领克品牌等高端自主品牌的横空出世,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自主品牌再上一层楼。

自主品牌从外形到品质再到智能化,已经可以与合资品牌正面PK,产品力和竞争力同步提升,这也使得处于合资末端的韩系、法系以及小众品牌等受到很大的压力,越来越没有生存的空间。而韩国车在国内市场的定位,一直处于合资产品最末端,处于德系、日系之下,自主品牌升级,正好升到韩系的定位,与自主品牌定位重叠的韩系车,市场份额当然是此消彼长。

之前的现代起亚,更多是将日系、美系和欧系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,眼光向上,而当自己的半壁江山被自主品牌打败时,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竟然是中国的自主品牌。

从凯酷所在16-20万价格区间来看,已经被自主品牌的高端车型所攻陷,消费者会想与其买一辆保值率不高的韩系轿车,不如购入领克05、WEYVV7这样的国产高端SUV更靠谱和更实用。而如果真正考虑B级轿车的消费者,目光大多集中在大众、丰田、本田等品牌溢价能力高,市场保有量大的合资品牌上,导致起亚的存在感越来越低。

从本质来看,起亚凯酷无非是K5换了个名字,即使有技术有所更新,但仍是新壶装老酒的产品,消费者能否对其真正买账还要打个问号。而且,起亚犯了一个很致命的错误,轻易换掉了已经被消费者熟知的产品名称,已经有无数的先例为证,这样做的风险极大,很有可能造成新名字引不起共鸣,老名字也被淡忘的尴尬局面。

目前,起亚想以凯酷一款新车和自主品牌的精英阵营抢市场,已经是难上加难了,自主品牌不仅吃掉了起亚曾经的市场份额,也向着更高的市场发起冲击,取得品牌和销量的双丰收。起亚想在中国市场翻身,希望非常渺茫。

往期精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